图片
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,水壶里的水渐渐沸腾。
我随手从茶罐里抓了一撮茶叶丢进杯子,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香便溢了出来。
朋友曾笑我:'你这样泡茶,茶艺师看了要摇头。'
我笑着回答:'喝茶又不是考试,何必那么讲究?'
图片
茶的世界里,有人追求明前龙井的鲜爽,有人独爱陈年普洱的醇厚,也有人就喜欢便利店里的茉莉花茶——这有什么关系呢?
就像音乐,有人沉醉于交响乐的恢弘,有人偏爱民谣的质朴,还有人只听雨打窗棂的自然之声。
茶的本质是让人愉悦,不是用来区分品味的标尺。
那位每天用搪瓷缸泡高碎的老大爷,喝的未必就比用紫砂壶泡古树普洱的茶客少一分快乐。
图片
茶确实有太多学问,绿茶要80℃的水,乌龙茶讲究'七泡有余香',黑茶得先醒茶。
但这些规则就像烹饪食谱——知道更好,不知道也无妨。
那位总是记不住六大茶类的同事,却能在加班时泡出一杯让人瞬间放松的茶;那位分不清发酵程度的邻居阿姨,待客的茶总是让人倍感温暖。
这才是喝茶的真谛——不在于知识的渊博,而在于心意的传递。
图片
有个有趣的现象,再贵的茶,喝不惯就是喝不惯;再便宜的茶,喝着舒服就是好茶。
去年朋友送我一份名贵岩茶,我泡了三次还是喝不惯。倒是街边茶农卖的野茶,一口就爱上了。
这就像交朋友——不必追求'高端',相处舒服最重要。茶的品质可以有标准,但喝茶的快乐没有标准答案。
图片
最好的茶道,就是把茶喝成自己的样子。
当茶香漫过舌尖,愿我们品出的不仅是茶的滋味,更是那个被各种标准掩盖已久的、真实的自己。
---------- End ----------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